〈繪本心得〉月亮是什麼味道? – 我們只說故事不說教,好嗎?
「長久以來,動物們一直想知道月亮是什麼味道.是甜的?是鹹的?真的好想嘗一嘗阿!」
有動物,有食物,這樣的開場就讓人想要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?吃到了嗎?怎麼吃到的?那好吃嗎?
這本我一念完彌亞就馬上說要再聽一次了,因為實在很有趣.
一開始是小烏龜努力地爬上山,很合理,烏龜就是那種會用有股帶著傻氣的勤奮去完成目標的動物.
但是爬上山後,雖然有接近了一些,卻還是摸不到月亮,於是他找大象來.
我以為他是想站在大象的背上,畢竟大象那麼大,要讓烏龜踩上去絕對沒問題.
沒想到翻開下一頁,竟然是大象踩在烏龜背上,伸長了鼻子.
啊,真的沒想到,但又覺得也很合理,畢竟大象還能把鼻子再伸長,更有機會摸到月亮啊.
接下來,「月亮以為是在玩遊戲,所以當大象快碰到月亮時,月亮就輕輕的往後退.」,陸續登場的動物,長頸鹿,斑馬,獅子,狐狸,猴子
每個動物出現,一隻一隻往上疊,每次快碰到時,月亮就往後退.
而我每次念這樣的橋段,我就很誇張的學月亮說「欸~~」然後做出往後退的動作,彌亞都會笑得很開心.
最後老鼠來了,老鼠爬過所有動物,然後,竟然真的把月亮咬下一塊,分享給其他所有動物吃.
最後書本裡的月亮從原本的滿月變成了娥眉月,也從笑臉變成了有點哀愁的表情.
吃完月亮的動物們心滿意足地進入夢鄉,最後小魚在水中不解地說「這麼辛苦做什麼呢,水中不就有個月亮,就在身邊嗎?」
每一頁的轉折都很有趣,到有小孩的親戚朋友家時,我也會帶著這本書,因為我確信兩三歲的小孩都會很喜歡這故事的情節.
這本繪本的封底列出曾經獲得
- 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
- 日本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
- 日本繪本賞翻譯類得獎作品
看來這本繪本在日本很紅.
去查了一下作者麥克.格雷涅茨,他在1955年出生於波蘭,一九九六年以作品《月亮是什麼味道?》獲得「日本繪本獎」,在二○○一年起旅居日本.
譯者
這本書在博客來上的原文書籍名稱是 Wie schmeckt der Mond?(英文是 A Taste of the Moon),似乎是德語,台灣的譯者鄭如瑤主修俄文,輔修法文,也是英國新堡大學博物館學碩士。
根據 google 的資料,這本書是在1993年以德語和英語出版的.
然後1995年在日本翻譯出版時大受歡迎,拿下大獎,讓作者決定去日本定居,應該是這樣吧.人生的轉折真的很難說哩,誰會知道你出版的作品竟然在三年後就很合某個國家國民的口味呢(雖然這本書在 Amazon 和 goodreads 上的評價都不錯,但評價的人數並不算多,大概就幾百人,如果和幾個動輒上千上萬評價的繪本比起來,應該算是比較不普遍的繪本)
也因此在google上我很難找到作者的相關訪談,只有一篇2010年日本繪本網站上的訪談,上面有說到他在日本已經居住九年,已經可以用日文和當地人交流,他在2009年出版的《9 隻小貓呼—嚕—嚕—》也是用自己的日語來表達,不是用波蘭語或英語,再由編輯潤稿.
不過好像創作就停在2010年了.
他在訪談中說到,不喜歡繪本創作方式太類似教科書,出現「要和朋友好好相處喔」這種說教式的內容.
以《月亮是什麼味道》這本書來說,除了很多動物和環境物件這樣的安排很有趣之外,還傳達了任務執行力(想知道月亮的味道嗎?那就一步一步靠近試試看,遇到困難?就一個一個排除吧!),團隊合作(每個動物都願意幫忙),無私分享(小老鼠吃到之後覺得超級好吃,也願意分享給一起達成任務的夥伴)這樣的精神,雖然書中沒有明白說出,這確實也是我比較偏好的繪本.有些繪本一直傳教式的喊話,念得我自己都很不自在,像是一直說跟朋友一起真開心,真好玩,媽媽真偉大,謝謝老師照顧我這樣的直白的標語式的句子...都會讓我有種出戲和念不下去的感覺啊.
接下來想把他的其他創作,像是《9 隻小貓呼—嚕—嚕—》和《彩虹花》都看一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