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繪本心得]瑪德琳 – 真正精采的是作者本人的生平
這本繪本的作者是路德威.白蒙(Ludwig Bemelmans),在1939年出版.是一本已經超過七十年的經典兒童文學.故事講述一名住在巴黎寄宿學校的小女孩瑪德琳的生活趣事.她是12名住宿生中年紀最小的,但也最勇敢,最古靈精怪,同時最會惹麻煩.有一天晚上她肚子痛,原來是盲腸炎,必須送去醫院開胎病住院休養.其他同學去探望她時,發現她的病房有超多玩具,有對外窗可以看藍天白雲,還有最酷的-肚子上的手術刀疤!同學們回來後都好像有什麼心事一樣,臉上愁容不展,後來才知道,她們也好想割盲腸阿.
這樣的結尾真的讓人會心一笑,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確時也會莫名其妙的羨慕一些人有「生病的機會」.像是戴眼鏡,我小時候覺得眼鏡真是個充滿智慧的配件阿,也好想近視.後來果然就把自己搞到近視了,這真的讓我非常後悔.印象中好像還有水痘麻疹,這種可以理直氣壯在家休息的"好康",當然實際發生才會知道根本不好玩.但小孩就是會這樣.非常有共鳴.
翻譯團隊(因為不確定是譯者或是編輯要求)非常盡責地讓譯文也有押韻的趣味,念起來會比較順.這也是翻譯繪本很大的一個問題,我常常在念繪本時,覺得很突兀,為什麼這一句會突然要加上這一句呢?但如果你看原文就會知道,這是為了朗讀時的韻味.
在看專訪時提到,瑪德琳一書最經典的場面和台詞就是她去動物園面對老虎的那一幕.
原文是”To the tiger in the zoo, Madeline just said, ‘Pooh-pooh.'”
翻譯是"站在動物園的老虎前,她只會笑笑地說:「嗯嗯!」
我當時不知道要用什麼語氣來念這個嗯嗯,我自己解讀大概就是很不屑的或是有點嘲諷地說「嗯哼」那樣,現在看了原文才知道,原來是上大號的那個嗯嗯阿!
不過這真的也沒辦法,這大概就是經典場面卻 lost in translation 的例子之一吧.
當初在查經典繪本清單時,有看到這本的介紹:一名住在黎孤兒院的小女生的故事.
那時候就一直想看,覺得這題材也太特別了吧.
不過實際看到書之後,書中雖然一開始就說12個女孩住在老房子裡面,倒是沒有明說這就是孤兒院.那時候想,這樣也很好,不特別強調,著重在生活可能發生的情節和趣事,沒有悲情的部分.
著手開始寫心得時,查看了幾篇相關文章,看到作者的孫子出來澄清說,故事中這間爬滿藤的老房子並不是孤兒院,克拉芙老師也不是修女,而瑪德琳也不是法國人.
這當然是作者(的孫子) 說了算,不過克拉芙老師怎麼看都像修女耶.
It’s not an orphanage, [Miss Clavel] is not a nun, and Madeline is not French.
陸續看了好幾篇文章,發現比起繪本,作者本人生平的故事才是真的驚人,可以拍電影的那種.
隨便講幾段:
白蒙的父親喜歡看歌劇,但在1904年的秋天,他主導了一齣比悲劇還要悲傷的戲劇性事件——他突然和情婦潛逃,留下了妻子和家庭老師,她們都同時懷了他的孩子。最後,家庭老師自殺了,白蒙的母親Franciska帶著白蒙和醜聞,回到德國雷根斯堡(Regensburg)的娘家。
母親對這個「問題少年」無計可施之下,只好把他送回出生地Meran,12歲之後,他開始和叔叔、嬸嬸生活。
他在1914年聖誕節前夕抵達紐約,當時在紐約從事珠寶業的父親完全忘記要去接他這件事,於是白蒙獨自在埃利斯島(Ellis Island)的移民檢查站,度過了他來到美國的第一個聖誕節。
這樣幾段人生的寫照根本可以說是顛沛流離了吧,最近剛好看完Netflix的食人魔達默,劇中有描述幾段主角童年生活歷經了幾次被遺棄的橋段,但跟白蒙比起來,那個殺人魔主角甚至都是幸福受關愛的(他的父親和祖母其實都沒有放棄他),白蒙有這樣的經歷卻還是可以創作出暖心的童書,成為經典大師,大概就如他自己所說的「他可以用畫畫替自己構築一座『安全之島』,只要他開始回想童年少數的快樂時光,畫下腦海中浮現的景象,他就能從危險中立即脫逃。」
我想每個人找到屬於自己腦海的安全之島很重要,不沉溺在挫折或悲傷中,對白蒙而言拿起畫筆就能直通安全之島.
彌亞也蠻喜歡聽這個故事,問他為什麼最後女孩們要大哭,他會笑著說「他們也想要割盲腸」.但是他當然還不懂什麼是割盲腸,總之就是個可以在一個裝滿玩具的大房間休息享樂的事情.聽起來蠻酷的.有救護車來把瑪德琳接走,還有大家搭巴士去探望瑪德琳,這些也是他有興趣的畫面.另外我會提示他大家在探望瑪德琳之後的表情都變了,對照著原本都笑咪咪的吃飯,刷牙,睡覺的表情,後面若有所思的表情非常細膩.
在書末有附上一個列表說明每個頁面出現的巴黎景點,但我現在記性實在不好,加上沒去過巴黎,因此總是記不住.或許在跟彌亞共讀時,若我能流暢地說出這些頁面的地名,會更好一點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