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繪本心得]藍尼和露西 – 陰鬱清新的非典型兒童繪本
2015年菲力普史戴和艾琳史戴夫妻合作推出的第三本繪本,講述的是一個男孩跟著父親(還有一隻狗)搬到新家的故事.故事從他們開車載著大包小包行李穿越一座陰鬱的森林開始,男孩彼得看到新家就抱怨了,但也無可奈何.在新家的第一個夜晚,他從樓上的房間往窗外看,看到橋的那邊黑暗的森林,他覺得害怕而睡不好,於是第二天,他就用家裡的毯子和枕頭做了一個大型布偶,並取名藍尼,橋的守護者.後來又怕藍尼孤單,於是就用落葉做了第二個大布偶,取名露西.從此藍尼就有了好朋友.後來鄰居梅莉出現,她有望遠鏡和棉花糖可以分享,這個友誼團體就越來越熱鬧了.
這個故事我說不上來喜歡或不喜歡,因為它感覺有點淡淡的哀愁,畫風和情節都是.跟其他繪本比起來,少了明亮的色彩和歡快的氣氛.不過搬離原本熟悉的地方本來就是很重大的人生轉變.加上故事中並未看到小男孩的母親的身影,是離婚嗎,還是喪母?繪本確實不需要一直都強調正面積極開心或陽光,而是提供讀者一個參與其他生命經歷的機會.彼得害怕那個森林,彌亞應該非常能同理,我每次問他你喜歡這片森林嗎?他都會搖頭.這當然是作者刻意營造的氣氛,也可能是小孩當時鬱鬱的心情,所以看什麼都覺得可怕.不過他有了藍尼和露西的陪伴和守護,接著又有梅莉,應該會漸入佳境吧.念給彌亞聽的時候他不會排斥,他遇到不喜歡的書會直接把書合起來或是說他不要聽這本,雖然次數不多.他可能對於那種害怕的心情,想要找人陪伴,有自己專屬的巨大守護者這些都會有點共鳴吧.
在看其他讀者書評時,有看到一位讀者說,因為他對大自然非常熱愛,他認為這本書會創造孩子對森林的恐懼,所以他絕對不會讓他的孫子看到這本書.我倒是沒有想過這樣,這也是有可能,因為裡面太過強調,讓森林待在橋的那一頭,那個屬於它自己的地方.
不過孩子(大人有時候也是)的恐懼常常是無根據的,像彌亞大概就超能同理這樣的恐懼,他即使跟我同在一個餐桌,也要靠我靠得緊緊的,甚至最好直接來坐我腿上.睡覺時也是,不管我睡哪一邊,他就是要緊緊靠著我.我只知道他現在就是會怕,你跟他說什麼不用怕阿 沒什麼好怕的阿,這些都沒用.
我想只要森林給人的感覺清新又明亮,小孩應該也不會害怕吧,或許不用想太多,就單純想著,這是一個孩子離開了他熟悉的環境(舊家,老朋友,或許...親愛的媽媽)試著重新開始適應的故事.有一天當他熟悉了環境,也許那片森林給他的感受就會截然不同了.
在共讀時,我還會問他貓頭鷹現在在哪?貓頭鷹會在許多不同的地方出現,網路上有看到其他人解析說也許這個故事是以貓頭鷹視角來描述的.
彌亞現在對於劇情應該還是一知半解,所以這本也是可以未來不同階段再次閱讀的繪本.另外,這對夫妻檔最有人氣的繪本是2011年出版的麥基先生請假的那一天,之後會再去找來看看.